转自:震锋晨读
原文备注:文章为个人译读笔记,无团队、无审校。结论仅供参考,转发需谨慎,纠错请留言。
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(下载PDF)
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(下载PDF)
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(2019)(下载PDF)
2020年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(附2015-2019指南回顾)
202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指南(成人与孕妇部分)
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
这样通俗理解:正常心电图的形成?
让人心惊肉跳的心电图(哈医大四院曹雪老师视频)
图解:急性心肌梗死的10个疼痛部位
心肌梗死28条硬知识(收藏)
心肌梗死时,如何快速判断梗死部位和范围?
看 J 点抬高和 ST 段角度(提早揭密了)可以推算这份心电图出自男性还是女性。而今天看的研究则增加了测试的难度-性别确认激素治疗的跨性别者(也就是变性人),看还能不能识别。
研究纳入了性别确认激素治疗的29例跨性别男性(女→男)、 8例跨性别女性(男→女)和37 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顺性别女性(29例)和男性(8例)。心电图男性模式定义为胸前导联 J 点抬高 > 0.1 mV 和 ST 段角度 > 20° 。
29例跨性别男性(女→男,原来是女的)和顺性别女性(就是女的)的心电图比较,心电图男性模式分别是89.7% 和 6.9%(p<0.001),跨性别男性有更多的早期复极(51.7% vs 17.2%;p=0.01),J 点抬高(导联 V1–V6)、T 波振幅(导联 V1–V6)、QRS 振幅(导联 II、III、V1–V6) 和 P 波振幅(导联 V1–V3) 在跨性别男性中也更高。
而心电图男性模式在跨性别女性(男→女)远低于顺性别(本来就是)的男性(25.0% vs 87.5%;p=0.04)。
比较了跨性别男性(女→男)在变性前和性别确认激素(雄激素)治疗后(n=13)的心电图,后者J点抬高和T波振幅显著增加,心电图男性模式更多(23.1% vs 92.3%;p<0.001),早期复极和 QRS 振幅也显著增加,但 P 波振幅增加有限。
如果胸前导联 J 点抬高 > 0.1 mV 和 ST 段角度 > 20°这份心电图基本就是男性模式,反之为女性模式。画两条水平线,分别代表Q-Q线和在J点水平与Q-Q线平行的平行线,箭头标记为 J 点;短垂直线标记 J 点后 60 毫秒的点;将 J 点与上述点连接成斜线。(A)女性模式:J点与Q-Q线在同一水平,ST角度为19°。(B)男性模式:J 点在 Q-Q 线上方 >0.1 mV,ST 角度为 36°。(C)变异的男性模式,T波上升起于 J 点;J 点在 Q-Q 线上方 >0.1 mV,在 J 点水平与 Q-Q 线的平行线与 T 波上升的夹角为 29°。(D)不确定模式:J 点在 Q-Q 线上方 >0.1 mV,ST 角度为 15°。
从该研究8例真男性的验证可以看到心电图男性模式占87.5%。也就是说,如果心电图是男性模式,推测是男性的把握接近90%。
研究发现胸前导联J点抬高和ST段角度与雄激素有关,而心电图各波的振幅个人推测可能与乳房和身材大小有关,这可以从本研究通过跨性别者与本色男女之间的对照得出:
1、29例跨性别男性(女→男)的心电图男性模式达89.7%,真女性仅6.9%。也就是说,跨性别男性外观从女性变成了男性,雄激素治疗后心电图也变成了男性模式。同样变性后,心电图各个波的振幅(主要是胸导联)也增加,可能与乳房切除有关?所以女变男再雄激素治疗,心电图只能当“她”是男的。2、8例跨性别女性(男→女),由于雌激素替代后,心电图男性模式的比例降低至25%。
通过变性前与变性后激素治疗的心电图对照,p波振幅似乎没有明显增加,但这只有通过前后心电图对照,才能知道。
由于这些变化与雄激素水平相关,心电图猜是男是女肯定会受到年龄的影响。
男性的心电图男性模式在17-2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比例最高(90%左右),5-12岁和36-45岁的比例降至60%,75岁以后就只有20-30%了。有趣的是男性到了75岁以后女性模式心电图能够到60%多,显然老年人心电图就不好猜是男是女了。而女性的心电图女性模式的比例随年龄变化不大,8岁以后基本上在80%以上的比例。因此用心电图猜性别,最好知道一下年龄再猜会准一些。
最后你也不能用一张异常的心电图(比如房颤、心梗或电解质紊乱等等)来猜。
1.https://www.heartrhythmjournal.com/article/S1547-5271(21)00201-0/fulltext2.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735109702024920?via%3Dihub免责声明:本号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医学知识。所发布的内容,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,仅仅为了分享更多知识。所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。所发布的内容,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所有,若有侵权,或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在本号发布,可联系微信oldbon,本号将立即将其撤除。